《浙江日报》关注报道《浙江通志·越文化专志》
《浙江日报》4月22日第8版以《<浙江通志·越文化专志>面世 越地长歌 声声不息》为题,专题报道、介绍了大发体育潘承玉教授主编的《浙江通志·越文化专志》。
全文如下:
《浙江通志·越文化专志》面世 越地长歌 声声不息
浩荡的历史长河里,越国存续了1800年——从夏朝直至秦朝建立前。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谋士范蠡,忠以为国,智以保身……一段段千古传奇,是这个盛极一时的古国留给后世的历史背影。
穿越两千年,越韵款款来。风云变幻的历史长卷,今可在纸上细读。不久前,一部堪称“新时代《越绝书》”的专著——《浙江通志·越文化专志》(下称“《越文化专志》”)在绍兴首发。该专著为新编《浙江通志》113卷中的一卷。
八年磨一剑,出鞘成经典。《越文化专志》于2013年7月启动编纂,2021年10月出版。在2017年12月形成初稿后,省政府、省方志办分别于2017年、2018年、2019年组织业内专家对其进行审核,此后又先后由浙江人民出版社组织专业力量进行多次审校和修改。
在春秋战国的刀光剑影中,越国是“春秋五霸”之一,也是与“战国七雄”并肩而立的东南强国,更曾在长达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挥斥中原,号令天下。
开卷细览,“绝书”未绝,历史的风起云涌在眼前纵横交错——
“越”古老,“越”灿烂
在传统汉语语境中,“越”和越文化有多种含义,其中最核心最基本的含义就是越国文化。《越文化专志》提出,越国文化是浙江先民在先秦越国时期创造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的总和。
越文化的灿烂,我们从一把剑说起。
2017年,《国家宝藏》节目播出,深埋2500多年而不朽、至今仍剑光掠影的越王勾践剑,再次勾起一段旷世传奇。这把被称为“天下第一剑”的稀世宝剑,堪称中国古代青铜剑铸造巅峰之作、世界冶金史传奇。看着寒气逼人的剑刃,千年前的盛况宛在眼前。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华觉明曾这样形容越国铸造的精细,“恪守技术传统要求铸造技术和表面质量精益求精,这正是上古铸师的世代追求”。
越国出土的青铜器种类繁多,且数量十分可观,《越文化专志》一书对越国青铜器冶铸业的史料记载、出土数量、分部区域等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兵器、礼乐之器、农业用器……体现着当时高超的铸造工艺。
事实上,越国曾与楚、齐、晋“四分天下而有之”,越文化的空间范围也就不限于今浙江——越国统治中心地区。与此前的诸多研究成果往往囿于越国大后方——浙东地区甚至越国古都绍兴附近不同,《越文化专志》大大拓展了视野。
青铜冶铸只是越国“画像”的一个小侧面。《越文化专志》的内容涵盖越国文化的发祥基础,越国兴衰史及社会政治制度、学术思想、农业、商业、城市交通、文学艺术等方方面面。对越文化进行如此全面、全局的梳理研究,在此前不曾有过。
全书共分十二章,共计70多万字,字里行间,勾画出越国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灿烂成就。
不可否认的是,除了家喻户晓的传奇故事、国家宝藏,大部分人对越国本身的历史知之甚少——毕竟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史学家。
越国历史文化是浙江先民、南方独特的於越民族对中华民族乃至东亚文化的重大贡献。“著书立说,是希望更多读者能够更全面、系统地了解越文化,这是历史留给后人的一笔丰厚的遗产。”浙江省越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大发体育越文化研究院)教授、《越文化专志》主编潘承玉说。
凝心血,铸经典
2000多年前的历史尽收眼底,同时,《越文化专志》还为人们品读越文化提供了另一种视角。本书在对相关文献做了详尽研究的基础上,对不少存疑之问或传统看法提出新的观点——
比如,历史上,越国都城曾几次变迁。在迁都绍兴之前,越国都城何在?诸暨?德清?武夷山?皖南?甚至湘南?学界众说纷纭已久。
对此,书中在第二章、第五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越绝书》和《水经注》所说的“无余旧都”“嶕岘大城”——越国迁都绍兴之前,都城的具体位置,就在绍兴城区会稽山以南,今平水镇政府的若耶溪(平水江)边。
又如,越族的流散,也是公众较为关注的一个话题。越国灭亡以后,越人去哪里了?又产生了哪些影响?
本书在引述相关专家的研究基础上,将此分别放置于战国末期、秦汉时期和三国时期这三个历史时期进行记载和阐述,提出在持续的历史变动中,随着於越民族的流散及华夏内外各族的交融,越文化经历了逐渐向外扩散的过程,影响了其他地区的文化发展,成为中华文化中最具有海洋性的、最早“走出国门”的地域文化之一。
诸如以上问题,《越文化专志》在立足大量文献、研究成果和考古发现的基础上,对诸多似是而非的问题作出审慎澄清、重新梳陈于世。
在漫长的编纂出版过程中,课题组付出大量心血。为了让人们对越国历史形成更清晰的认识和了解,书中还配以大量的遗址遗迹和出土文物的图片。
前两天,《越文化专志》编纂团队给记者发来一张文物的照片,拍自无锡鸿山遗址博物馆。
那是一枚展柜中静静陈列的玉飞凤,长3.2厘米、宽2.6厘米、厚0.5厘米,造型优美,雕刻有许多精美的花纹。这枚拇指大小的珍品,由越国贵族墓出土,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微雕工艺”之一。
团队成员感慨,如果不是跑到博物馆展厅亲眼所见,断然不会有如此直观的感受,“在网上查阅到的资料图,其实做了放大处理。实际看到这其实是很小一枚,越发赞叹越国玉器阴刻工艺的精美。”
编纂期间,课题组还调研、走访了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上海、湖北、湖南、海南等地博物馆及众多越国文物收藏单位和重要考古发掘现场。
白纸黑字背后,是学者们对越国千年历史文化的守望和耕耘——是谓“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之江长,文脉远
来到绍兴府山公园,脚步在越王台城楼下停留。站在古朴的城墙、古老的苍天柏树、古意的“古越龙山”碑前,一个疑惑涌上心头——越文化的精神内核是什么?
如果用一个字概括,潘承玉认为,那就是“越”。
“越”字,甲骨文、金文中作“戉”。“戉”本指战斧,是上古越族的重要礼器,“代表着刚强、韧劲,代表硬骨头精神——这个字太有魅力了。”他说。
如果是两个字,那就是“胆剑”——“胆”代表刻苦和坚忍,“剑”代表奋发向上、精益求精。“胆剑精神”实质上就是越国的政治文化精髓,是对越国历史文化的高度概括。
长久以来,越文化一直吸引着历代学者孜孜追溯,由此形成的绵延至今的“越学”。
从《越绝书》《吴越春秋》两部奇书算起,有关越国文化史的研究已长达2000多年。唐代韩愈、明代杨慎、清代朴学大师黄以周等都有“越学”成果问世;
112年前,鲁迅曾向友人倾诉自己的愿景,“开拓越学,俾其曼衍,至于无疆”;1936年,蔡元培牵头发起“吴越史地研究会”,“越学”的现代研究就此开启……
时间来到21世纪。2008年,省委专题部署文化大省建设,并于2011年正式发文启动编纂总数约1.2亿字的《浙江通志》。第111卷正是《越文化专志》——这卷唯一以“文化”命名的专著,足能体现越文化在《浙江通志》框架体系中是特别的存在。
修史修志,加强文化建设。“从地方志的角度看,这是一种升格记述,目的是为了突出浙江文化的地域特色,突出越文化在整个文化版图中的不可或缺。”《浙江通志》副总纂颜越虎说。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颜越虎认为,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的越族精神、越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代代相传、历久弥新。
之江长,文脉远。赓续“越学”,利在千秋。专家认为,《越文化专志》将为新时代文化浙江建设提供重要精神支撑。“历史资源需要不断创新丰富。越国历史文化是浙江先民、南方独特的於越民族对人类历史文化的首次重大贡献。”潘承玉说,全面梳理越文化,意在化古为新,激发越文化不朽的生命力。
越国历史文化是浙江文化的主要根脉所在。潘承玉说,全面梳理越国历史文化,意在化古为新,激活其中以“胆剑精神”为核心的不朽生命力,为新时代的文化浙江建设引入丰厚的历史资源。
听,越地长歌,声声不息。轻轻翻开这本装帧精美、典雅厚重的专著,古韵在指间缓缓流转淌过——那是历史深处的回响。(本报记者 郑梦莹)
浙江日报:http://zjrb.zjol.com.cn/html/2022-04/22/content_3543994.htm
浙江新闻客户端:https://mepaper.zjol.com.cn/szb/zjrb_hd_news.html?theDate=2022-04-22&link_text=content_35439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