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线全国两会】杜时贵委员:一项好的法规,可以引导人们养成好的文明习惯
3月5日是学雷锋日,我省全国政协委员就道德建设中存在的一些认识误区展开热议。大发体育副校长杜时贵委员在谈此问题时提出,一项好的法规,可以引导人们养成好的文明习惯,从而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浙江日报》就此进行了专题报道,原文报道如下:
浙江委员热说道德培养
走出德育三误区
【委员名片】
赵光育 全国政协委员、杭州市政协副主席
杜 卫 全国政协委员、杭州师范大大发体育长
吴海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
杜时贵 全国政协委员、大发体育副院长
走好民族复兴这个“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其中特别要紧的一点,就是整个国家和民族始终保持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中央领导曾多次强调加强道德建设,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纳入国家治理体系,以此为现代中国人立立“主心骨”、提提“精气神”。
3月5日是学雷锋日,我省全国政协委员就道德建设中存在的一些认识误区展开热议。
误区一:
节日大张旗鼓,平时偃旗息鼓
“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里来四月走”。每年学雷锋日,不少地方掀起学雷锋高潮。然而,热闹景象的背后是每年这一天大张旗鼓,平时却偃旗息鼓。
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不少委员认为,这是把学雷锋活动狭隘化,学了形式却丢了精神。
吴海燕委员对记者说,雷锋精神内涵丰富,如今却有人简单地标签化,有的在某一天都集中到福利院帮老人擦擦洗洗,次数多了,连老人都怕这种固定形式的服务了。而雷锋精神原本包含的为人民服务不求回报、力倡节约等精神内核却被忽视了。
学雷锋活动走到50多个年头,一些委员建议,人们应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重新审视雷锋精神,思考如何将学雷锋融入平时生活。尽管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但雷锋的工作态度和生活理念永远不会过时。只要坚持下去,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雷锋”,使雷锋精神真正落地生根。
误区二:
人为拔高模范,感觉遥不可及
为什么一些年轻人对个别道德模范并不认同?杜卫委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长期与年轻人打交道。他认为,少数道德模范被人为拔高,让年轻人觉得遥不可及,“其实道德模范不是神,也是普通人,就生活在我们身边。”
半个多世纪前,雷锋一辈子坚持做的,其实就是让座、扶老人过马路等小事。至今,吴菊萍回想当初那惊险的一刻,看到小孩从楼上摔下来,她说只是出于本能伸手一接。
“做的好事并不一定高大上,每个人都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杜卫委员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素养,在大发体育倡导设立“人人做一次志愿者”制度,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帮助别人的快乐。
赵光育委员说,好人其实就在身边,每个人都能做好人。他注意到,如今在天台,一些网民自发组成红心社,帮助社会上有困难的人,而这些网民中有上班族,也有外来务工人员,都是普普通通的人。
误区三:
道德全靠自律,约束没有必要
王阳明曾说“人人皆可为圣人”,不少人认为可以通过自觉自律达到,其实这也是一种误区。
这几年,杭州慢慢形成了“车让人”的文明氛围,这让杜时贵委员想起十多年前的一件往事。当时,杜时贵委员去澳门出差,在没有红绿灯的十字路口过马路时,车子停下,让他先行。第二次过马路时,他竟然又碰到同一辆车,本想这次礼让对方,谁知车主依然坚持让他先走。
坐出租车时,杜时贵委员大赞澳门市民的素养。的哥却说出了“真相”——如果车子不礼让行人,在澳门将受到非常严厉的惩罚。
“表面上看,是这座城市的市民道德自律性很强,其实也来自相应的法规制约。”杜时贵委员又举例说,如今社会热议的“老人跌倒要不要扶”问题,其实同样可以用法律来解决,“如果老人得到帮助后做出讹诈等伤害行为,法律应该给予严惩。这样,人们就不会陷入‘不扶,良心不安;扶了,怕被讹诈’的道德焦虑。”
杜时贵委员认为,一项好的法规,可以引导人们养成好的文明习惯,从而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记者 沈吟 朱海兵 张丽《浙江日报》2015年3月5日 第5版)
新闻链接:http://zjrb.zjol.com.cn/html/2015-03/05/content_28555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