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报12月6日:重温“中国骄傲”,听中国女排记录者、传播者鲁光娓娓道来
“有一种骄傲叫做中国女排、有一种精神叫做女排精神!”一直以来,中国女排在国人心目中拥有着崇高地位,“女排精神”如今也是一个高频词汇。那么,“女排精神”究竟是如何诞生的呢?新时代的“女排精神”应该如何理解?新生代这些“90后”甚至“00后”的学子们真的理解“女排精神”么?
12月6日,原中国体育报社社长、著名作家、报告文学《中国姑娘》的作者鲁光走进绍兴市文理学院“风则江大讲堂”,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了一场“女排精神”主题报告会,将“女排精神”的前世今生娓娓道来,为众多莘莘学子传递、传承、弘扬女排精神,可以容纳400人的报告厅座无虚席,连走廊都加座。
“女排精神”是如何诞生的?
上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整个社会还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亟待一种精神提振信心。冥冥之中,鲁光感到这帮女排姑娘与中国的命运,紧紧地拴在了一起。他的“冥冥中”,与北京大学的莘莘学子不谋而合。当年,北大邀请女排姑娘做客,地点在大礼堂。结果,消息传出,现场人山人海,甚至没有留出一条人行通道。
鲁光回忆说,好多姑娘的鞋子都被踩丢了,最后挤进大礼堂的只有队员周晓兰。在大礼堂的台子上,周晓兰被众人仰面抬起,一次次往上抛。现场,响起异口同声、透彻天际的声音: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一遍又一遍,经久不息。
当时社会舆论有一种倾向,“中国的年轻人一代不如一代”。而在鲁光看来,中国运动员、尤其是充满朝气与拼劲的女排选手们,就不是这个样!1981年,他应前女排国家队主教练袁伟民的邀请,到湖南郴州国家女排训练基地体验生活,一待就是半个月。
▲1982年11月,印度新德里,鲁光(左三)与中国女排姑娘合影。(资料照片)
那时,生活条件很艰苦,训练环境也不好,但姑娘们的斗志十分高昂。在郴州期间,鲁光经常与姑娘们交心。队长是27岁的曹慧英,一堂高强度的训练课后,老伤未愈又添新伤,常常是血淋淋的,脸色苍白,被调侃为“祥林嫂”。曹慧英反驳,“祥林嫂是旧社会被迫害的,而我是自己要练的。”
留给鲁光深刻印象的还有队员杨希。训练中,她的大腿肌肉拉伤,躺在床上起不来。她真诚地告诉鲁光:“决不能让母亲来探望。如果见了这样的场景,非得哭着把我领回家。”
鲁光与陈招娣、曹慧英、郎平等等这些可爱的女排姑娘,在采访的过程中、在朝夕相处中,结下了深厚的情愫。在积攒起几箩筐的素材时,鲁光开始动笔了。内心,似乎有着厚积的岩浆即将爆发。然而,毕竟当时只是个业余作家,并没有大块的时间。白天上班,只有早、晚的时间;住房逼仄,卧室兼书房,唯一的书桌与正在上学的两个女儿共享。因此,只有孩子上学了、放学后女儿们做完功课,这张书桌才真正属于作家。历经一个多月,每天3000字,《中国姑娘》终于完稿了。随着新书的出版,一时间洛阳纸贵,谁也想不到,之后几十年间,这部报告文学长盛不衰,成就了历史经典。
不过,鲁光却说,女排姑娘夺得世界冠军,在改革开放之初,这是最提神的事儿。《中国姑娘》则是传递了这种精神,起到了催化之效。
新时代的“女排精神”究竟是什么?
作为体育单项中参与度、普及度最高,也是影响力最大的项目,“三大球”始终是国人的“痛点”,尤其是近几届奥运会,男排男足缺席、男篮女篮连败,女足差强人意。唯独女排,总能在逆境中迎难而上,在关键时刻屹立不倒。
翻开历史,中国女排自1981年夺得首个世界杯冠军到去年世界杯再度封王,从上世纪80年代的“五连冠”到本世纪初的再度中兴,期间虽然多次历经波折,但总能在陷入低谷后回归正途而崛起,用实力和汗水延续神话。
在鲁光看来,“女排精神”能够长盛不衰,从筚路蓝缕、草棚创业的年代走入新时代,十分重要的一个元素就是“注重当下”——不能光看到女排姑娘们在赛场顽强拼搏、永不服输的爆发力与韧劲,却看不到藏在她们背后的惊人付出。“‘女排精神’不是喊出来的,而是通过当下每一个细节拼出来的,是一个能用实际成果解释的内涵。”
“有一次在北京体育馆训练,大家练得比较累,袁伟民问要不要加练,陈招娣主动报名。加练的内容是‘喂’与‘接’15个球。扔过去的要接住,接不住就算负一分,练到第9个时已经受不住了,想走。袁伟民说:‘你要走就走,明天开练,第一个练你!’”鲁光举着例子解释道,这个“三练三走”情节,在《中国姑娘》中,有极为传神的描述。
这个观点和国家女排前主教练俞觉敏的想法不谋而合,在他看来,“女排精神”的实质是踏踏实实做好每一天,没有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关键时刻是拿不出“精神”的。“说一件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事,在陈忠和指导的时代,女排姑娘的一周七天没有休息日,训练时间达到了50多个小时。”俞觉敏回忆道。
那时候中国女排的一日三餐,很少能碰到训练局的其他运动队,因为早上她们坐的是最早一趟班车,那时不少队伍还没起床,中午一般要练到1点多,等洗完澡去吃饭时人家很多都已经睡午觉了,下午训练结束要到7点多,回到餐厅依然是最后一拨。就是这样日复一日的付出,才换回奥运赛场上那一刻的闪亮。
新生代了解“女排精神”么?
37年过去了,中国女排的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的精神并未丢失,而是一直传承了下来。
时代在变,女排精神的社会意义也在变。30多年前,女排精神曾经为刚刚打开国门的一代国人,起到了自信、自强、奋进的激励作用,30多年后的今天,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新生代了解“女排精神”么?在报告会的最后,鲁光也为众多学子们出了一道题——何为女排精神?
出乎意外的是问题刚落下,现场的“90后”、“00后”学子迅速地开始“抢答”。大发体育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姜羽在听到问题的一瞬间,就立刻高高地举起了手。她说:
“从小跟着父亲看女排,虽然没经历过上世纪80年代的那种女排连冠,但是中国女排在国际赛场上的表现让人觉得很振奋人心。不过,一开始我并不了解‘女排精神’是什么,只是我能看懂她们的努力。后来,在2013年的世界女排大奖赛中,看着队员们在场内拼搏的身影,那时候才一点点懂得‘女排精神’是一种代表国家荣誉,刻在脑海中的拼搏精神,有一点机会就要尝试一下的坚持。”
此外,人文学院汉语言专业的叶思博、医学院护理专业的费楠等学子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鲁光说很欣慰,女排精神,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至今,37年过去,从没有褪色。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的力量中,有着它的一份子,在新生代的精神文明建设,也没有缺席。
“赛场上的中国女排,将为她们的梦想继续拼搏;而奔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国人,同样需要一代代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女排精神,既是一种体育精神,也是一种国家、民族的精神图腾,能够激励我们朝着目标砥砺前进。我年纪大了,接下来‘女排精神’的传递、传承、弘扬需要你们年轻人来接手。”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qqZDkV0Nm0b2Ecj9KlCQBQ
编辑: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