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理榜样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正文【文理学人】伍法权及其团队:新工科践行者
编者按:为营造尊重学术、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推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特开设“文理学人”专栏,聚焦身边的优秀教师,宣传报道教学科研等工作中的新成果和新业绩。
听完2018年全国工程地质年会的总结报告《中国工程地质学科成就与新时期任务》,记者采访了报告人伍法权教授和他的团队。在场学生们也兴奋地告诉记者,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4000人大会上,他们捧回了“专岩杯”全国青年岩石力学与岩土工程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这些成果是新工科创新的一次尝试,是高教改革引领我们走近了学科发展前沿,”研究生张恺感慨地说。
新工科要占领学科前沿,更要做好技术创新
“无论是推进新工科建设,还是倡导全民双创,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迅速提升民族创新能力和全行业科学技术水平。”伍法权说,“行业技术水平是衡量学科发展的尺度。高教改革,不仅要求高校占领学科前沿,更要把高校引向脚踏实地的技术创新。”
谈到土木工程领域,伍法权说,“国家每年投资数十万亿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其中一半以上是岩体工程。但是目前岩体工程仍以劳动密集型野外工作和笨重的现场试验为主,耗时、耗力,而且成本高昂。提升行业技术水平,有效服务国家建设,对于我们这个学科既是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新工科建设的基本任务。”
近年来,借助于高技术和黑科技井喷的时代资源,伍法权领导的科研团队致力于研发SMRM工程岩体智能现场工作平台,就是要变革岩体工程行业的现场工作模式,快速提升便捷化、智能化技术水平。
“研发一个系统也好,建立一个平台也罢,只是在行业技术改造提升的一次探索。新工科建设的意义在于淡化以往高校科技创新炒概念、争指标和争帽子,转向脚踏实地做好行业技术改造与提升。”伍法权说,“新工科建设不只是一个行业的事,它是一项系统工程,更困难的任务是国家教育理念、高教管理体制、课程体系、培养模式的变革。”
伍法权是国际知名的工程地质与岩石力学家,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有人问他为什么来大发体育?他笑笑说,“全国开放创新思维最前卫的地区是浙江;高校的多学科优势让你想做什么就能做成什么;这个大发体育有一群想做事的人,也是个做事的地方!”
的确,近年来在浙江省、绍兴市强力支持下,大发体育上下一心谋划发展,着力发展新工科,为土木工程和岩体工程学科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环境条件。正如省重点实验室考察专家组所说,“为一个学科方向建一座实验大楼,买几千万的设备,引进几十位博士,在全国也不多见!”
谈到大发体育土木工程新工科建设,伍法权说,“华东地区特别是浙江省山地众多,岩体工程建设活跃,地质灾害频发,而这一地区岩体工程研究机构却很少。大发体育建立岩石力学与地质灾害研究中心,形成地区优势,发展空间十分广阔。”他表示,大发体育开设了地质工程本科专业、建筑与土木工程设立8个专业硕士方向。借助大发体育多学科优势和本领域人才、设备条件和国际平台优势,他对推进岩体工程新工科建设充满信心。
国家需要科学精英,更需要应用型人才
“基础研究抢占世界科学制高点,总体上说只能是少数精英们可以企及;而国家更需要全民族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伍法权在与记者交谈中指出,“自古英雄出少年。学生时代是创新能力培养和创新成果形成的黄金时期。新工科建设的使命还在于尽早把学生和青年人才引领到学科发展前沿,开启他们的创新历程。”
“老师们经常鼓励我们要有自信,既着重基础研究,也重视应用研究,脚踏实地,把自己的研究工作融入行业技术改造中去。”博士生孔德珩介绍说,“我们所做的研究大都是学科和行业发展急需解决的前沿科学技术问题。实践证明,应用研究也能出高水平成果。目前团队研究方向明确,科研教学积极性十分高涨。”
在岩土大楼“SMRM云计算实验室”,学生们演示了他们的获奖作品——岩体工程智能现场工作平台。一批便携式仪器,将室内大型实验系统变为背包式现场实验室;以“手机电子野簿”替代传统的人工记录,实现了野外数据自动采集与无线传输;借助于无人机与LiDAR技术的岩体结构智能识别系统,替代人工测量和计算;SMRM岩体工程参数和质量分级云计算系统,可大幅减少笨重的现场试验。研究生们介绍说,该系统已在部分大型工程中得到应用,发表期刊论文10余篇,并已获得2项国家专利和8项软件著作权,部分产权也已进入申请流程。目前团队正在编写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团体标准《岩体工程参数计算与质量评估规程》。
工科的科学技术问题来自工程实践。老师不仅要把学生领向学科前沿,还要立足现场工作和实际问题训练技能,培养能力。研究生从入学开始就安排工程现场实习,尽早建立工程概念,了解工程问题,确立学位论文选题。结合浙江绍兴“阳明洞天”文物保护、老鹰山矿山边坡、台州天台山危岩体稳定性评估,以及地铁施工环境监测,研究生们广泛引入新技术,积累了一批数据,建立了一批可演示案例,集成了一批软件模块,也为学位论文准备了充实的资料,对毕业论文自信满满。“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学生有了积极性,人才培养从此不再是难事儿。”王天佐博士深有感触地说。
近年来,团队研究工作不仅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支持,在统计岩体力学基础理论探索方面获得进展;也在岩石力学便携智能仪器研发、无人机和LiDAR非接触式数据测量、岩体结构智能解算、岩体工程智能云平台研发,以及工程危岩体识别等方面做出了成功探索,得到行业认可。
新工科要服务国家需求,更需要人才有大格局
“新工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服务国家目标。”伍法权说,“但是,人有多大格局,才有多大事业。我们培养的研究生不仅要脚踏实地,还要有大视野、大胸怀。”
团队十分重视开拓学生的视野,凝练团队学科方向,激励团队创新的内在动力。近年来,依托挂靠本校的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举办了“岩石力学与工程地质绍兴国际论坛,”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国际大牛”;用足专业学会和知名高校资源,组织“孙钧讲座”,让学生见识大师风范。沙鹏博士告诉记者,借助于这些活动,学科组引导学生和青年教师迅速了解学科前沿,逐步厘清了学科方向,把学生领向了高起点。
“我们的岩体工程地质力学学科组实行组会制度,由青年老师和研究生轮流主持组会交流。”管圣功老师介绍说,“通过邀请专家讲课、学研进展交流、参加学术会议、创新创业大赛、野外实习、学生国际互访,以及微信群交流等多种形式,拓展团队视野,也激发了探索兴趣和成就感激励。”刚刚结束希腊短期交流的硕士生邓一深有感触地说,“学生国际交流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一次出国经历,更让我们开阔了国际视野,了解了学科前沿。”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们不仅用明确的目标凝聚团队,让大家体验了探索和成功的激励,更为团队树立了榜样。罗琳博士感慨地说,老师们“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模式,虽然有些过分,却上行下效,潜移默化,激发了学科组的创新激情,也引导团队的拼搏风格。
见微知著,人才的大格局培养要从小处做起。学科组还抓住荣誉、利益细节问题,着力培养学生的良性竞争与合作意识,引领青年人才逐步形成大格局。团队还通过实验室环境建设、图书资源管理与共享、个人生活习惯等细节入手,全面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优秀素养。研究生们不无自豪地说,“要让我们的实验室成为令人羡慕和向往的创客空间!”
“校企切实合作是新工科创新的有效模式”
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在我国经历了艰难的探索,但以往太多体现在业绩指标和考核报告中。近些年来,百度、阿里、腾讯(BAT)等一批大型私营企业,充分利用高校和科研机构智力资源,在创新发展中尝到了甜头,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新工科建设主体在高校,但科技创新的主体只能是企业。”伍法权分析了我国产学研合作历程后指出,高校与科研院所有着多学科和高端智力优势,但他们受制于考核体制导向,侧重于做项目、发文章、出人才。项目一旦结束,成果大多入库沉积;科研主体多为师生团队,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成果难以集成;管理体制也对创新发展、成果成长有诸多制约。而企业尤其私营企业,管理体制灵活,创新可以快速反应;注重成果管理,有利于成果积累集成,并快速实现价值。但多数企业无力高薪养人,只能借助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智力资源。只有两者深度融合,优势互补,才可能获得新工科建设和科技创新的双赢发展。
几十年来,在中国科学院、国电公司成勘院、昆明院、华东院、铁道第一设计院等单位的支持下,伍法权团队广泛接触了国家重大工程中的科学技术难题。受国务院三峡办委托,牵头组织完成了三峡库区移民城镇几千处高切坡防护工程;协助勘察设计部门解决了时称“世界第一搞拱坝”的锦屏一级水电站、小湾电站,以及兰渝铁路深埋隧道建设中的一系列技术难题,也建立起“统计岩体力学”的理论体系。“几十年的科研实践,让我们了解了行业痛点,也积累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和解决方案。”伍法权说,“用好这些资源,推进新工科建设,校企深度合作是一条出路。”
“建设新工科,推进行业技术改造提升,理念是激动人心的,但把理念变为现实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伍法权感慨道。近几年来团队探索灵活的合作创新模式,与青岛乾坤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本校Fearless大学生工作室等建立了稳定的合作研发关系,与浙江岩创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SMRM云计算联合实验室,吸引了一批有志青年踊跃参与。校企切实合作从应用技术层面有效支撑了大发体育新工科建设;也从行业科技创新角度促进了企业提升。“‘岩体工程智能现场工作平台’项目获得全国大奖,就是校企深度合作的成功案例。”项目组织者、岩创科技公司负责人伍劼不无感慨地说。
新工科建设是一个民族振兴的时代需求。正如伍法权所说,它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全民教育理念的转变,国家高教管理体制的变革,高校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的调整,我们都才刚刚开始。但是,历史已经证明,在中国,只要你想做,就一定能做成。推进新工科建设,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
人物名片:
伍法权,大发体育二级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浙江省特级专家,2012年被授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称号。兼任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IAEG)秘书长兼中国委员会主席。曾任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5项。
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
1.持续高地应力作用下深埋长隧洞软弱围岩长期变形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部重大研究计划课题。
2.青藏高原东缘高储能岩体工程开挖快速卸荷变形破坏成因及其工程环境效应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3.强各向异性岩体开挖弱化机理与强度-刚度主动调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4.三峡库区第三期高切坡防护工程规划,国务院三峡建委办公室委托项目。
5.深埋长隧道工程安全的关键地质问题研究,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
6.地震地质灾害的内外动力耦合作用机制集成,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
7.典型地质灾害预测预报与防控方法-工程边坡地震防控,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
8.铁路隧道修建关键技术研究-隧道围岩变形破坏机理与围岩分级研究,铁道部重大科技专项。
9.锦屏一级电站高陡边坡深卸荷带成因及其工程效应研究,国家电力公司成都院。
10.小湾电站坝基开挖卸荷岩体工程地质研究,国家电力公司昆明院。
编辑:张颖